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正文

讲解易经占卜的原则

易经占卜方法对事物进行预测是比较准确的,但是每件事都有自身的原则,而易经占卜也不例外。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易经占卜的原则吧!

讲解易经占卜的原则

易经占卜的基本原则

易学在我国巳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渊源演化:盖天赐河图,燧人得之,以定天极四方;羲圣则之,乃画先天八卦,以干为首,又据作后天八卦,以帝出震,先天六十四卦次由是成列;神农继作连山八卦,以艮为首;黄帝续作归藏八卦,以坤为首;经尧、舜授受;文王演成后天六十四卦次序,并衍卦辞;周公又据卦绎爻释辞;孔子赞述作十翼传,而集其大成。到秦始皇焚书坑儒,烧毁很多书籍,唯易经属于占卜的书,幸免于难。汉唐以来,历代都有研究易经的人,尤其在汉宋两代易学宏扬为最,它所包含的思想,接人待物无所不包。易学所言之处,包罗万象而尽精微,为六经之首,一切道理之根源,可应用到任何学术上,如山医卜命相、兵法、仙学、天文学、伦理哲学等多方面。易经尊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帝王学,其能流传至今,且有愈盛之势,其中蕴藏着无限的智慧之故。

占卜,或称卜易,古称卜筮。卜筮在我国发源甚早,最早的占卜术是甲骨卜,在五至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已广泛使用,在商代更广为流行。占卜系对某特定事之预言,有文王卦、六壬课、梅花易数、奇门遁甲等派别。依卦具之不同又有金钱卦、米卦、鸟卦、花瓣卦、数字卦等等。是一种取其机的作用。占卜与易经是有分别的,易经是依六十四卦推研事物之道理详言吉凶休咎,而占卜是各种卜法的总称。

卜筮能显示出如何决定疑难,防忧虑患、趋吉避凶,千古之秘尽泄于此。举凡生活上的种种疑虑困惑,如升学、就业、婚姻、健康、功名、求财、疾病等,都可以从卜筮来获得解答。古云:“吉凶未来先有兆”。凡事皆是,如能事先静思觉悟其兆,即可以改变其吉凶休咎之后果。

卜包括占卜、选吉、测局三种,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

占卜:包括断易及六壬神课。断易是以占得之六十四卦,配合变爻加上日辰及月建来断占卜事物吉凶的一种方术;“六壬神课”是以占卜时间的十二支、占卜月的季节、占卜日的干支时辰及其衍生之“虚星”来断某种事物成败吉凶的一种方术。“卜”是以某一时间与方位为基本,以研究事件发展的趋势,以物体之状态为主之占术,来推算事物的演变及判断处置方式的一种学问。

选吉:一般可用奇门遁甲:是以十天干及十二地支构成占术,以方位为生,来预测事物成败吉凶之一种方式。

测局:一般可以太乙神数为之,来预测团体所为之事物吉凶成败。

占卜人须知:占卜时,要静心调神,专心暝想要卜问的事情,以和主卜的人精神合而为一。

易经八卦占卜_易经占卜实务应用_易经占卜

占卜的人,站在桉桌前,诚心气力贯注于脐下丹田,然后诚心拜请神灵。

占卜人以占卜功具,即成卦象,以断凶吉,若无香桉,应具诚心求卦。

求占的人,如果没有诚意或没有需要,随举一事为题戏者,占卜就不灵验。

占卜的人,毫无诚意,随便占卜,也不会灵验。

占问事情,一件事要占一卦;

不可一卦问两三件事,也不可以一件重复占二、三回,如此就不会灵验。

自己的事占卜,骗说是别人或借他事来问,导致用神不定,占卜就不会应验。

请求占卜的人,心虽有诚意而委托代占的人,心没有诚意,占卜不灵验。

占卜的本人不在场,精神没有统一,事情无法说清楚;

替他占卜的人,就没有辨法占卜得很正确。

易经八卦占卜_易经占卜实务应用_易经占卜

占问一事,尚有别种用意,就无法达到精神统一,占卜就不能应验。

不诚意来求占者或以嬉戏玩之者不占。

故意试探易占之灵验与否不占。

不忠不孝,奸淫,强盗偷窃不正之事不可占。

奸盗邪淫,饮酒疯颠等不合道理的不正经事,为天理不容,占卜不会应验。

占卜的时候要静神安坐室内,不可喧哗以免分神,对占卜的正确性有所影响。

心诚则灵,不诚则不灵。

卜是以一种藉‘事情发生的时间’、‘占卜的时间’以及事情发生地点的‘方位’,来推算事物的演变及判断处置方式的一种学问。【卜】以事件为主的占术,是以某一时间与方位为基本,以研究事件发展的趋势,以物体之状态为主之占术。

五术中的‘卦’指的是八卦,米卦,金钱卦,六爻神卦……等。其中以八卦是流传最广泛的一种,八卦相传为伏羲氏所创,周文王将八卦演译为六十四卦,又称‘文王卦’ 。

从卦象爻象苦卜出吉凶,以五行生克的制化,看出事端的演变,且能掌握时效,由于文王卦的准确度极高,除了命理也能运用在其他方面,一直是许多学者钻研的一门学问,自古以来,周文王,鬼谷子,诸葛孔明,孙膑等,都精通文王卦。

易经占卜算卦的原则

起卦原则:无事不占,不动不占,不为同一事反复占问。

无事不占这句话应该很好理解,不多做解释。

不动不占作何解释?虽然很多书(特别是梅花易方面的书)都强调这一点,但是其原因则很少被提到或讲的很简略。

为什么要强调有动才能占?我来谈谈我的理解。

其实我是在几年前看到相术书上的一句话的时候,才彻底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这句话即:吉凶生于动作之始,成败在乎决断之中。

吉凶生于动作之始:就是说因为有了动,有了各种运动和动作,才会有吉凶之分,只会存在或导致吉凶,动作是吉凶的起点和触发原因。如果一片浑沌,一片虚静,则吉凶未定,这个时候很难测其吉凶的,好比一个故事里讲的一个人抬起腿刁难的问另外一个人自己是要进门还是出门一样,这很难确定的。这也是佛或道都看重禅定或入定的一个原因。佛讲求戒、定、慧,依戒而行止,因定而生慧。如果心不定,心里有太多的妄念和执着,自然会堕入因果之中,自然会与各种吉凶相伴,无法真正清静自由。但这句话的意思绝非鼓励大家都不运动,都老老实实呆在家里静静躺着。如果这样理解这个动,则是一种狭隘的理解。这里的动的含义非常广泛,好比阴主静,阳主动的动一样。因为不同性质的动,产生的结果也吉凶各异,不能因噎废食。

动对于我们人而言,包括心动和行动,大家想想看,我们大家平时遇到的幸福事也好,痛苦事也好,有哪一样不是我们有所动(心动和行动)而导致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想象出来,那些真正有德行和修为的高僧大德,烦恼和痛苦比我们应该是少很多很多的,因为他们比我们更能入静,更善于降伏妄念(王维诗云: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释迦牟尼这四个字的含义即是:寂静能仁。大家自己体会吧。

所以现在应该很清楚了,因为了动,有了吉凶,我们才能去占卜,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所以先贤大德们要强调不动不占。具体点说,比如你要出门旅游或做了一个恶梦或遇到什么事情发生等,都可以占,因为这已经有动,有吉凶之分,所以可以占。

不为同一事反复占问:这句话也很好理解,在易经中已经有解释,即蒙卦的卦辞所言: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第一次占问,会告诉你正确的结果,如果反复占问,则是一种亵渎,亵渎则不告诉你吉凶。当然这种说法好像涉及到鬼神一样,这个大家不必执着和较真,如果你深入理解之后,就会发现这句话与我们所理解的鬼神无关。但是,既然你准备用易经来算卦就要遵守它的规则(就好比你学数学要遵守四则运算法则一样),就不要嘻嘻哈哈把它当作儿戏,有事没事都来算一卦,或者算了一卦但是对卦的结果不满意或还不放心,还要把同一卦再找几个人来算算,以求保险或心安,结果多数时候不同人算的结果不一样(除非大家都用同一种方法来解卦),最后只能落得一个庸人自扰,只会比开始时更迷茫。

一言以蔽之:心怀虔诚和恭敬是非常必要的(有人可能会问:究竟是在对谁恭敬呢?你就当作是对自然法则或对造物主的恭敬和敬畏吧)。就好比你到医院体检,医生也会告诉你当天的早晨不要吃东西要空腹,你如果非要对着干非要吃得饱嗝连天的跑去体检,你这不是存心找碴吗?这样自然也会影响体检的正确性。

以前我反复讲过,算卦并非像做数学题,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谁,只要他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都能得出同样的结果。算卦并不具备重复性,并非像化学实验一样可以反复验证。

比方说,我们如果起到和古人的占卦例子中同样的卦象,也不可能得出和他们同样的结果,或者你把同一卦用不同的解卦方法去解析,很多时候也不打可能得到完全一样的结果。当然了,对于我们算卦自己而言,总结自己的卦还是很有意义的。

《易经》三大原则:三易

1.简 易

简易乃执简驭繁之意。世上事物变化万端,究其根本还在阴阳。故此《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

阴阳来自简易的一。一指对立面的统一体。张载《正蒙·太和》不有两则元一。认为:没有对立面也就没有统一体。统一体的一,义叫太极,此乃一元论也。

一也是元气(元气乃物质也)、这个元气的一,由于旋转运动而分裂为二,这二就是干元和坤元,干元为阳,坤元为阴,而乾坤是一体的。这干元(阳)坤元(阴)来源于一元。在《说文》中作如下解释: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即乾坤),化生万物。

总之,一可分裂为二,二即阴阳也,***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

2.变 易

变易乃穷究事物变化之意。《易经》以阴阳变化阐释宇宙万物一切现象。因此《易经》具有运动、变化、生生不息的内涵。《易经》把宇宙看做永远运动着、变化着、发展进步着的物质。因此,《易经》是讲运动哲学的、讲变化哲学的,讲生生不息哲学的书。

关于变化在《系辞上传》说:刚柔相椎而在变化。《系辞下传>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刚柔就是阴阳、变化之道离不开阴阳,而阴阳的转化是相反相成的。

究竟怎样才叫变化呢?《系辞上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道,是无形象的,指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政治主张与思想体系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物质器具等。这两方面一化一裁,革旧新生,新代陈谢,就叫变化。

月不常圆,人无常好,天有明暗,人有吉凶,这是由于阴阳对立运动而生变化。《易经》要求人们掌握变化之道,要做到:知变、应变、适变、通变。能够适应变化的人,才是聪明人,其眼前全是活路;反之,就会处处受阻。

凡是只要发生变,其中便包含着理、象、数。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理,有理必有它的象,每个现象都有一定的数。宇宙和人类社会都在数中生存和生活着。数生则长,数减则衰,数旺则兴,数尽则殆。正如《论语》形容的那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从变易中可体会到:变易是《易》理的大成,也是《易》理的归宿。变易是由于阴阳本身就包含着内在的矛盾而产生的。在这方面***在《矛盾论》中阐述得很正确,很科学。他说:事情不是矛盾双方互相储存就完了,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的事物的互相转化。这就是说,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又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着矛盾的。

总之,阴阳变化虽错综复杂,但求其平衡、对称、配合是宇宙间和人生间最高原则。

3.不 易

不易乃永恒不变之意。宇宙、自然界虽然变化无常,但有天地法则与基本规律可循,这个规律永恒不变,故曰不易。

易的三大含义中,似乎应当增加一条生易更为活泼而完善、圆满一些。因为《易经》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见《系辞下传》)和生生之谓易(见《系辞上传》)。

生生,指字宙和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总是有新的东西、新的事物产生。以后宋明的易理学家如周敦颐、程颢等认为:生生之理是宇宙的根本原理。在《太极图说》中强调指出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由此可以认为:生生之理是天地之大德,大德即盛德。《系辞上传》说:日新之谓盛德。天地之大德,演化无穷,日新月异,正是生生之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