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正文

语言范畴化:汉字的意符

一、 意符的起源

在谈汉字的定义时,我们已经了解到形声字的形旁(即意符)的表意作用非常微弱。意符作用除了表意之外,主要是通过把自身当作汉字类别的标记来替汉字分类,为原来混乱无序的假借字建立秩序,使其范畴化。

假借是汉字发展的第二阶段。在它之前的象形文字源自于陶画、岩画之类的原始图符,模仿具体事物造字表意,新字的生成能力很差,而且,很多动作及抽象事物根本就无法象形造字。所以汉字自然而然地发展到假借阶段。 “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说文解字)。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的词,因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现有的同音字来代替。被借的字,和借它用的词,只是语音相同,意义上毫无关联。此时的汉字只是一个声音的符号,也就是成了表音而非表意的文字。正如吾乡先贤孙诒让大师所说:“天下之事无穷,造字之初,苟无假借一例,则逐事而为之字,而字有不可胜造之数,此必穷之数也,故依声而托以事焉。视之不必是其字,而言之则其声也,闻之足以相喻,用之可以不尽;是假借可救造字之穷而通其变”。甲骨文中,假借字的出现频率已经达到70%。在这个阶段,汉字如同世界上所有其他语言,已经自然而然地在向表音的方向发展了。除汉语之外的其他语言,就是这样一直走下去,文字进化得越来越抽象,文字的数量也越来越少,成为纯粹的声音符号。但汉语先天就不具备这个条件。因为汉语的单音节语素这个特点,使得汉语无法走上纯粹表音的路。太多的同音语素,如果都使用同一个表音字来,在书面上势必造成混淆。

于是,形声字就应运而出。起初的形声字,就是在因为假借或引申而形成的的多义字旁边,根据意义的不同加上不同的意符。使一个多义字变成多个不同意义的字。如 “供,拱,恭、” 三个字,原来都用“共” 一个字假借。形声字出现后,才造出了三个新字来代表各自的字义。

形声字的发明是一个大智慧。首先它解决了假借字字义太多造成的混乱,使汉字变为更成熟、更可操作文字系统。其次它大大扩展了汉字的造字能力,此后新造的汉字绝大多数都是形声字。至今,形声字已占汉字总字数的90%。

但汉字从此不能像所有别的文字那样走向表音的路。

二、意符对汉字的范畴化

这场 “形声字革命”,实际上是汉字发展前期的意义范畴化过程,也是汉字走向成熟的标志。意符在这场 “形声字革命” 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形声字与此前占主导地位的假借字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个意符。原先的假借字变成了新字的声符。

意符(形符)为原来只是表音的假借字和同音同源的多义字按照其概念意义分类,使其范畴化,即所有用同一意符的汉字属于同一范畴。意符与其说是汉字意义的符号,不如说是汉字所指的意义类别的符号。这种说法最有力的证据是:一个意符可能有多达几百个汉字共用(如水、木等),几百个汉字不可能只有一种意义,所以那种 “形声字中声符表音,形符表义” 的说法并不正确,进而我们也可以推翻形声字是表意字的说法。

意符常常起源于一个独立的汉字,但当这个汉字被用作意符,跟声符结合组成一个形声字后,它就失去了发音,只有它本来的基本字义还保留着,作为一类形声字的范畴的中心概念(PROTYPE)。因此意符不是语素,而是比语素更小的文字构件。

从 《说文》开始,各种字典里都把意符称为 “部首”。这个词与现代范畴理论不谋而合。“部” 即是范畴,“首” 即是 PROTYPE。《四体书势》更有:“形声者,以类为形,配以声也”。古人早已用 “部” 或 “类” 这样的范畴学概念来理解意符,但今人反而鲜有从这个角度去着手研究。

认真分析一下,可以发现,意符的范畴完全符合现代范畴理论的要点。

首先我们会发现,在意符范畴里,并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属性或共相,没有共同的基本特征。联系同一意符的字与字的,是维特根斯坦所揭示的范畴成员的 “家族相似性"。 比如同为水旁的 “清” 、“汗” 、“河”、“洲” ,它们的字义几乎完全不相干,没有共同的本质属性。关系(“清” 是说水的状况只是因为多少跟水有点,“汗” 的组成成分是水,“河” 是水道,“洲” 是被水包围的陆地)而跟 “水” 这个PROTYPE (原型、中心概念)建立了“家族相似性”。 古人就是出于这个原因,才把它们用 “水” 的概念联系起来,归于同一范畴并以“水” 的音符作为标志。

看看从 “水” 的字是怎样与 “水” 建立连接的(各字都采用其本义):

以水为主体的地理概念:江、河、湖、海、港、池、溪、泉(前两者最早是河流长江、黄河的名称)

与水有关的地貌:津、洲、汊、洼、源、沼、滩、涯、滨、沟、浜、涂、淀、渠、渚、汀

河流等的名称 : 汉、洛、渭、泾、温、沁、泸、淝、浙、湘

形容水的性态的字:清、浊、混、浄、污、洁、澄、澈、深、浅、满、汪、汹、湧、汀(水平貌)涟、漪 、瀑、湿、涸

水的主动动词:流、泻、溢、汇、渗、淹、演(水长流)、泌、滚 、滋、润、消、滴、激、湧、溅、沸、涨、淌、滞

水的被动动词:(以水为动作对象):浇、灌、注、淋、泼、洒、泡、测、沥、滗、汲、治(治水)、洒、汛(洒水)、添

与水有关的动词在(水上进行):、浸、沉、没、渡、泊、游、泅、泣、泛、滥、浮、涉、沿

与水有关的动词(用水进行)洗、濯、涮、浴、汏、沐、沤、淘

与水有关的名词:泥、沙、泞

水的变化形态: 沫、汽、汤(原义为热水)、波、浪、潮

水状物: 汗、泪、汁、浆、涎、液、酒、油、涕

以水隐喻:淡(如水般无味)泽 (水般润泽)法、渔

这些字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路径与意符所代表的 “水” 这一中心概念(PROTYPE)关联,与此中心概念的距离远近不等、关联程度也大小不一。上面的每一组,又分别可以是一个二级范畴。其中,那些以水为构成主体的概念以及水的变化形态与中心最近,与水的关系最密切。因为它们就是水的集合、放大或不同形态,甲骨文的 “水” 就是河流的形状,古时也常用 “水” 代指河流。它们当之无愧地是这家族的一员。所以古之从“谷” 的 “谿” 后来变成从 “水” 的 “溪”, 投入水的大家庭。

出于同样的理据,后起的与水有关的字 ,如 堤、坝、堰、 塘、岸、岛、屿 等,服从了他们自身的血统即基本构成材料,不是从土就是从山,而不再像它们的近义字前辈如洲、汀、渚等字一样,跟了近亲的姓。由此可以还看出,洲、汀、渚这些本身是陆地,因为靠近水而从 “水” 的字,离中心概念最远,摇摆于 “水” 的范畴边界,可以从 “水”,也可以从 “土” 与 “山” 等等。

这证明了意符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那些本身与水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因借水隐喻而从 “水” 的字,如 “淡”、“法”、“渔 ” 等等也应当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这类字比较抽象,不能像实体概念的字比较明确地分类,所以一般只能从属于隐喻源的分类。

三、意符是一座巨大的历史博物馆

以意符范畴化汉字,离不开当时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当时的文化背景、以及当时人们心目中的世界秩序。在意符出现之前,人们在心目中应当早已把世上万物范畴化了。人类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类的对世界的认识就是从分类开始的,只有通过分类,才能给世界建立秩序。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列维-斯特劳斯说 :“。。。在于是否能通过这类事物的组合把某种最初步的秩序引入世界。不管分类采取什么形式,它与不进行分类相比自有其价值。。。。这种对于秩序的要求也是一切思维活动的基础。” 每个时代的分类都是受着当时的认知水平的限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认知水平的发展,分类和范畴都会不断地变化。

所以意符对汉字的范畴化不可能是凭空作出的,而是套用他们对世界的固有范畴分类。研究意符,可以看出古人思维方式以及世界观的一些痕迹。

从现有的意符中可以看出,意符分布并不完全按照世上事物的类别来分布。古人建立意符范畴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对相关事物的熟悉程度,二是相关事物对他们的重要性,越是熟悉越是重要的事物,意符就越多。

在谈隐喻时我们曾讨论到,人类认识世界是从他们最熟悉的自己身体开始的。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提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 近取诸身” ,即用身体和身体部位来隐喻理解外部事物。当需要意符为概念分类时,作为隐喻源的身体部位也成了分类的依据,所以这方面的意符非常多。有人统计过《说文解字》的540个部首(意符),结果发现:汉字的偏旁部首中与人和人的身体直接关联的有“人”、 “儿”、 “老”、“女”、“肉”、“骨”、“手”、 “口”、“足”、 “言”、“目”、“耳”、“止” 等多达六十多个。

但即使是身体部件,外部器官如口、舌、耳、目、髟及手、足等都自成一个意符,而被肚皮隔住的五脏六腑,因为看不见,人对它们没有五官手足等外部器官那么熟悉。所以除了心以外,其余所有器官和部位都只分享 “月” (肉)一个意符:肚、肝、胆、肺、胃、脾、肠、肌、肤、脏、腑。。。。。

所以意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就像文字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样。

植物中的农作物如米、麦、禾、黍、谷、瓜、豆、麻、 竹、韭等,每一种都是独立的意符,意符分布非常密集。而农作物之外的所有植物总共只有“艹” 与 “木”两个意符:草本的从 “艹”、木本的从 “木”。民以食为天,农作物因为重要,需要作更细的分类。

动物也是如此,马、牛、猪、羊、猪这些家畜都各自领有一个意符,而此外的所有走兽,共用“豸”、“犭”等区区两三个意符。但 “鹿” 是一个例外,今天并不常见的鹿,在汉字中也占了一个意符,包含了三十多个从“鹿”的字。这规模在汉字偏旁中不算小。可能在远古造字之时,鹿是一种常见的动物,是古人重要的肉食来源。(据最近从贵州招果洞人类遗址(距今4万年至2千年)出土的动植物遗存的发掘发现,鹿肉占首位。)

可以看出农耕社会特征的还有“雨” 部。几乎所有与水相关的字都是从 “水” ,但跟水关系密切的 “ 雨” 却要另立门户,自成一个意符。在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雨水的作用是致命的,整个社会的对雨水的重视程度无以复加,在甲骨文卜辞中,记载了大量的当时祈雨或与求雨有关的祭祀活动。“雨” 字及与雨相关的字就变得很重要了。

古人把玉当作能通神、通天之物。从良渚文化开始,玉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就非常高。这在汉字中也能看出。以 “玉”(或 “王”) 为意符的,原义与玉有关的汉字竟多达三四百个。须知全部的常用汉字也才几千个,足见玉的重要。当然,我们现在使用的基本都是它们的引申义,不再与玉有关。如果不经提醒,没几个人知道它们的字义起源于玉。如“理” 字,最初的意义是指治玉,“班”,原义是分割玉石;“瑞”,原义是玉制的符信。可是

古人虽然重视玉,但玉为通灵之物,地位高尚、圣洁,不染凡尘,无法被世俗价值衡量,也不为世俗交换之用。故贵重之物均不从玉。从玉的都是一些美好事物的词 如:玲珑、瑰、琪、珮、琳、珍、 等等。但同样很稀罕的贝壳的地位和功能就不一样了。贝壳是俗世的贵重之物,可以当作货币用来交换。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些如“贵”、“贾” 、“價”、“贸”、“责” (债)、“财”、寶、 “贡”、“贯”、“赏” “货” 等一系列以贝为意符、与价值交换、贸易、钱财宝物有关的字。由此可以看出,造字之初,海贝在长时间里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角色。

虽然“五行” 的概念迟至战国晚期才真正发育成熟,此时造字的任务早已基本完成。但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基本元素肯定一直都很受重视,不然也不会有这五个阵营庞大的重要意符,也不会发展出 “五行” 。

古人对本末是分得很清楚的。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在古人眼中,能吃饱肚子,让人活命的才是本,所以众多的家畜和农作物都列入了意符。而 “五音”、“五色”、“五味” 都只会扰乱人心,都是无足轻重的枝末。因此我们在意符里也就找不到它们的身影。如颜色系列字,有的从 ”糸“ (红、绿、绛、紫)、有的从 ”草“ (黄、蓝)、有的从”火“ (黑)。五味中的甜、酸、苦、辣、咸等,也都分别属于不同的意符范畴。

意符还保留着古人社会价值观的某些痕迹。如古人的性别歧视、鄙视女性这类陋习。连孔圣人都赤裸裸地说出“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这样以今天的标准完全不可接受的话。所以当他们把“女” 这个意符用来标记和隐喻如 “嫉妒”、“妄”、“奸”、“婪”、“奴”、“妖” “媚” 这类坏字眼,也就不奇怪了。

同样被污名化的,还有狗这种对人忠心耿耿的动物。“猖狂”、“猖獗”、“犯”、“狡猾”、“狡狯”、“狎”、“狠”、“狂狷”、“狰狞" 这些带有强烈贬义的字,竟都以”犬“字 作意符。联想到那一大堆同样对狗不友好的成语,如蝇营狗苟、 鸡鸣狗盗、 狗头军师、 鸡飞狗跳、 狗急跳墙、 狼心狗肺、 人模狗样、 鸡零狗碎、 狐朋狗友、 狗彘不如、 狗仗人势等等,真搞不懂祖先们为什么这样贬低狗这样可爱的动物。可能只是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心安理得地去吃狗肉。

从上两段的例子还可以看出,意符的分类还经常是建立在隐喻的基础上的。用 “女” 或 “犭” 为那些贬义概念当意符,即是用女人和狗来隐喻那类概念。

维特根斯坦把语言当作事实的图像,海德格尔也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在世界所有的文字中,只有汉字能或明或暗地保留着这么丰富的几千年以来的 “家"。中国古代建筑都是以木结构为主,过去的辉煌未能像希腊罗马的石头建筑那样保存下来, 这未免让人遗憾。但留在我们的文字中的无数遗址,把先民的家园鲜明地展示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