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正文

从《周易》宇宙起源论探析李东垣的《脾胃论》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四柱八字命理关注我哦~

开 · 拓

你的思路

极简学习

第十二辑

导言

 

为了对李东垣的脾胃论有更深入的认识与掌握,本文透过《内外伤辨惑论》与《脾胃论》所引《周易》的“宇宙起源论”,尝试探讨李东垣对“脾胃”在人身这个小宇宙的定位、作用、其与气血、经脉、脏腑等之间如何连系及脾胃病导致全身各处疾病的机理。结果发现东垣把“脾胃”定位为人身这个小宇宙的“太极”,其“升清气”与“降浊气”的2 个作用为“两仪”,“升清气”的作用令一身脏腑经络都能受到“元气”的滋养,进而能促成人身发生四时有序的变化规律。脾胃气虚,不能行“升清气”与“降浊气”两个作用, 造成脾胃、脏腑、经络、皮脉肉筋骨等都失去“元气”的滋养 (阳气不足),不能各司其职,人身各处因而失去了四时有序的变化规律, 温热寒凉失调、升浮降沉混乱、生长收藏不节,令邪气 (阴气有余)为患而相继为病。

本期【极简学习】透过《内外伤辨惑论》与《脾胃论》所引《周易》的“宇宙起源论”,尝试探讨“脾胃”在人身的定位、作用、其与气血、经脉、脏腑等之间如何连系及脾胃病导致全身各处疾病的机理。

从《周易》宇宙起源论探析李东垣的《脾胃论》

李凯平

壹---以太极来比喻脾胃在人身的根本性与超越性

李东垣云 : “两仪生四象,乃天地气交,八卦是也。在人则清浊之气皆从脾胃出,荣气荣养周身,乃水谷之气味化之也。”(《脾胃论·阴阳升降论》) 当中引用了《周易·系辞传》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周易》对天地万物发生原因与演化过程的总结。

“太极”指的是“万物之道”或“大易之理”(《内外伤辨惑论·重明木郁则达之之理》) ,是天地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及变化的最终根源,天地万事万物都是由“太极”而来。从“在人则清浊之气皆从脾胃出”此句话来看,李东垣把“脾胃”比喻为人身的“太极”,人身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都离不开“脾胃”。“两仪”指的是“阴阳”,在人身为“清浊二气”, 二气都是由“脾胃”而出。“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清气也……阳气也。”(《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又“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 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 “清气”即是“胃(元) 气”,属阳,是“阳气”,具有“升浮”的特性。由此推之,“浊气”属阴,是“阴气”,具有“沉降”的特性。

“四象”指的是“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喻意着阴阳的消长变化,而天地间阴阳消长变化在时间上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在时间上称为“四(季) 时” ( 即春、 夏、秋、冬) ;在规律上为“温、热、凉、寒”及“生、长、收 (杀) 、藏”。

“八卦”即“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比喻为万事万物。“清阳为天, (元气也,父也。) 清中清者,清肺以助天真。清阳出上窍;清中浊者,荣华腠理。清阳发腠理,清阳实四肢。浊阴为地, (血之将会也,母也。) 浊中清者,荣养于神。浊阴出下窍,浊中浊者,坚强骨髓。浊阴走五脏,浊阴归六腑。” (《脾胃论·阴阳升降论》) 在人身,“气”与“血”是万事万物里最基本的。人身万事万物也离不开“阴阳”,如上七窍 (耳、目、 鼻、口) 、腠理与四肢等属“阳” ; 下窍 (前阴膀胱之窍) 、骨髓、五脏与六腑等属“阴”。九窍、腠理、四肢等在外;五脏六腑在里。

贰---清气就是元气,能令人身各部得以发挥各自的职能与作用

“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清气也……阳气 也……分而言之则异 ,其实一也,不当作异名异论而观之。”(《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此句与《素问·生气通天论》“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的“天气”及《庄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气耳”的“一气”意思一致。人身的各种“气”,都只是“元气”更具体的别名,随着其所在的部位及作用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名称。“在人则清浊之气皆从脾胃出, 荣气荣养周身,乃水谷之气味化之也。”(《脾胃论· 阴阳升降论》) 而人身的“元气”就是“清气”,是“水谷 的精气”透过“脾胃”转化而来的。而同样作为“脏腑”,“脾胃之气”也是“元气”之一。因此“元气”即是“清气”、“荣气”、“胃气”、“阳气”。“元气”分布全身,令人身各部如腠理、九窍、四肢、五体、五脏、六腑等得以发挥各自的职能或作用。至于“血”,是“元气”转化“津液”而成,属阴,为有形质之物(“元气”属阳,是无形的) ,具有维持神明、荣四末、养血脉、润皮肤、肌肉、 筋、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等作用。“脾全藉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 脾胃平和, 气血自然充足,周身得以荣养,而五脏六腑各司其职, 而皮毛、筋骨、九窍不病。

叁---两仪的延伸意义为脾胃升清气与降浊气等2个作用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惟脾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 丑、未是也……戊土,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说》 ) 在“十天干”与“五行”的对应上,“戊己”与“土” 相应,“戊”属“阳土”,“己”属“阴土”。“脾胃之气”旺于四季之末即辰、戌、丑、未,故兼有四时“四气” ( 温凉寒热) 及“五味” (辛甘酸苦咸) 的属性。换句话说,“脾胃之气”因兼有其余“四时”的特性,而具“升、降、浮、沉”之用,正如戴思恭在《推求师意》所总结 : “土兼四气,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备在其中。”

“万物之中,人一也,呼吸升降,效象天地,准绳阴阳。葢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 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 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 (《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水谷入“胃”熏蒸腐熟后,成为“精气”(即“清气”或“元气”) 与“浊气”。“脾胃”一方面行升浮的作用令“精气”上归于“肺”,透过“肺”宣发及肃降的职能令“精气”得以输布至全身; 另一方面行沉降的 作用令“浊气”下行,至“大肠”传化为“糟粕”,最终排出体外。“清气”是阳气,为无形象天,故脾胃行春夏之令,是顺应“清气”其“轻清”的特性;“浊气”是阴气,可转化为糟粕,糟粕为有形象地,故脾胃行秋冬之令,是顺应“浊气”其“重浊”的特性。“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惟水与火耳。火者阳也,升浮之象也,在天为体,在地为用;水者阴也,降沉之象也,在地为体,在天为殒杀收藏之用也。其气上下交,则以成八卦矣。以医书言之,则是升浮降沉,温凉寒热四时也,以应八卦。” (《内外伤辨惑论·重明木郁则达之之理》) 因此,“脾胃”有序地“升浮”与“降沉”,才能成就人身万事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

肆---脾胃的升降作用促成人身发生四时有序的变化规律

“六腑之气外无所主,内有所受。感天之风气而生甲胆……风、寒、暑、湿、燥、火,乃温、热、寒、凉之别称也。”(《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风、寒、暑、湿、燥、火,乃温、热、寒、凉之别称也”说明了人身与天地一样,也有“春、夏、秋、冬”等四时的变化规律与特性,而这变化规律,与“六腑”有关。按《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及 《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所言: 胆,风也,主生化周身之血气;小肠,热也,主长养周身之阳气; 大肠,燥气也,主津;小肠,(暑) 热气也,主液; 三焦者乃下焦元气生发之根蒂; 膀胱,寒,主润泽之气; 胃者, (湿) , 乃能生化万物。六腑各禀风、寒、暑、湿、燥、火之气而生,在人身各方面起到不同的作用,令人身展现出四时变化的规律。“五脏外有所主,内无所受。谓无所受盛,而外主皮毛、血脉、肌肉、筋骨及各空窍是也。” (《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而上 述所说人身四时变化的规律,是透过皮毛、血脉、肌肉、筋骨、空窍等展现出来。这些规律,受到了“五脏”的支配,按〈脾胃论·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所示,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肾主冬。至于脾,正如前文所言,居于四时之末而支配四时。“五脏禀受气于六腑, 六腑受气于胃。六腑者,在天为风、寒、暑、湿、燥、火, 此无形之气也。胃气和平,荣气上升,始生温热。温热者,春夏也,行阳二十五度。六阳升散之极,下而生阴,阴降则下行为秋冬,行阴道为寒凉也……五脏之气各受一腑之化,乃能滋养皮肤、血脉、筋骨。”(《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六阳”指的是“手三阳经”及 “足三阳经”六经脉,这六经属阳,具有“升散”的特性, 流经人身头面、四肢及腹背等,分别与“六腑”相连系,“五脏”透过“六腑”,再经由手足三阳经,令皮毛、血脉、肌肉、筋骨、空窍等在不同时段展现出温、热、寒、凉 或生、长、收、藏的规律与特性。至于“阴道”指的是 “手足阴经”,具有“降收”的特性,能令以上四时的规律或特性的作用趋于静止。因此“四象”在人身的延伸意义,可以理解为人身万事万物 (如皮毛、血脉、肌肉、筋骨、空窍等) 四时变化的规律或特性,而此规律,是由“五脏”支配,透过“六腑”,并经由“十二经脉”来完成。“五脏禀受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胃气”的强弱与否决定着“五脏”与“六腑”之气是否充足,进而人身发生“四时”有序的变化规律或特点。

伍---脾胃病的总病机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

“因饮食失节,起居不时,妄作劳役,及喜怒悲愉 (惧) ,伤胃之元气,使营运之气减削,不能输精皮毛经络。”(《脾胃论·罗天益后序》) 罗天益是李东垣的弟子,他把东垣有关“内伤脾胃”的原因总结为饮食、起居、劳逸及情志不节等,而所伤的是“ (脾) 胃之元气”。“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 ) “脾胃”是人身的“太极”,“脾胃”受伤,则“清气”不出,且不能行“升清气,降浊气”的职能。

“《素问》、《难经》及《黄帝针经》中说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脾胃论·脾胃盛衰论》 ) 此处的“阳气”指的是“元气 (清气 ) ”。“脾胃气虚”,导致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若结合《素问·通评虚实论》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此句话来看,这里的“阳气”是“精气”,“精气”的不足或受伤属“虚” ; “阴气”是“邪气”,“邪气”的有余或旺盛属“实”。《脾胃论》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脾胃论·阴阳升降论》) 天在上属阳,是无形而清,“清气” (“元气”) 属阳,应升浮而顺其“轻清”的特性;地在下属阴,是有形而浊,“浊气”属阴,应沉降而顺其“重浊”的特性。“损伤脾胃,真气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 (《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 这里的“真气”即“元气 (清气) ”,脾胃受伤,不能行“升清气,降浊气”的职能, 令清气不升反降,浊气不降反升。“若天火在上,地水在下,则是天地不交,阴阳不相辅也,是万物之道,大易之理绝灭矣。”(《内外伤辨惑论·重明木郁则达之之理》 ) 而“脾胃”这种不能“升清降浊”,就有如天地不交、阴阳不相辅,可以影响人身万事万物,而导致百病。

陆---从虚实与升降两方面去看阳气不足、阴气有余

“阳气不足,阴气有余”的意义及其如何令全身各处为病,具体可以从“虚实”与“升降”等两方面去认识。

“虚实”方面,由于脾胃失去“升清气,降阴浊”的职能,脏腑经络失去“元气”的滋阳,在精气不足与受邪下而各处为病。在此的“邪气” (或“阴气”) ,可以是内生的如“湿土之气溜于脐下,肾与膀胱受邪” (《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心火旺则肺金受邪”(《脾胃论·脾胃胜衰论》) 或“病之所起……末传寒中 (阳气虚极而阴气盛) ,肾水反来侮土”等;也可以是外感的如“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实而热旺,湿热相合……燥金受湿热之邪”(《脾胃论·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另外,《脾胃论》引《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胃论·饮食伤脾论》 ) 酒食过多、冷热不调、或过食生冷硬物等,都可伤脾胃之气,其一令脾胃不能化水谷,而不司升清气、降浊阴之职; 其二是饮食不消,致湿、痰饮、米谷肉食、寒或热等邪气在胃肠而为病;其三是在谷气不升及酒热或热邪相助下,令阴火增而为患。

至于“升降”方面,需要结合“阴阳”与“清浊”去认识,具体则可从“阳气”(元气 (清气) ) 不升与下 (溜) 泄 ; “阴气”不降与上升等4方面来探讨。正如前文引《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所言 : “胃气一虚,脾无所禀受(元气) ,则四脏经络皆病。”“脾胃气虚”,不能升清气,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十五络脉都不得禀受“元气”,其一令一身皮毛、血脉、肌肉、筋骨、空窍、经络、脏腑等都因此而气少血亏,难以司其职能,甚至出现五脏气机混乱 (不升反降、不降反升或升降太过不足等) ; 其二令六腑六阳经因“元气”不足而不能成就人身四时有序的变化规律; 其三是人身各处因“元气”不足而易于受邪。

“元气 (清气) ”下(溜) 泄,是清气不升于阳分,而反下陷于阴分 (下焦、大肠、肝肾、或附着于有形之中 ) 。“有形之中”包括“脾土” ( 因本乎地,地属浊阴) (《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阴血” (《脾胃论·论饮酒过伤》 ) 及“血脉” (《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等。正如前文引《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所言胆、小肠与三焦分别禀受天之风气、热气与天一之气而生,风气、热气与天一之气 (属火) 俱属阳,具有“升浮”的特性,若脾胃不能发挥升清气的职能,则可令此三者失职。故这里所说的清气不升,除了脾胃以外,也包括了胆、小肠、三焦等元气的不升。清气不升或在下,其一可导致飧泄肠僻 (为水谷与血另作一泒,如溉桶涌出也)。其二、可化为“阴火”为患。“元气不行,气化为火。”(《脾胃论·阴阳升降论》 ) “胆”“小肠” (此二者并称为“温热生长之气”(《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 、“三焦”(下焦元气生发之根蒂) 、“心”(君火)及“脾胃”等,在脾胃受伤,元气不足下,这些脏腑的元气不得升发,而下陷(伏) 于脾(土) 或血脉之中,化而为火。由于脾(土) 或血脉属阴浊而有形,因此李东垣称此火为“阴火”,属于“阴气”之一。“阴火”在脾,可进一步伤脾胃的元气,令其不能行升清气的职能,而导致“谷气下流”;“阴火”在血脉,可伤血,令“血虚发躁”(《脾胃论·肠僻下血论》) 或“血虚血涩”(《脾胃论·调中益气汤》) 另外,“火”具有“炎上”的特性,在一身元气不足及脾胃不能行升清气职能的情况下,“阴火”可以沿六阳经上冲,影响上七窍、腠理皮毛、四肢、上焦 (心肺) 等人身属阳之处,致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四肢发热(《脾胃论·脾胃胜衰论》) 甚至“燎于周身”(《脾胃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等。而这种“阴火”上冲或炎上,属于“阴气上升”。

“阴气 (浊气) ”不降或在上,是阴浊之气不降于阴分,而反上升或扰于阳分 (如上焦、胸中、胃等) 如“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乱于胸中,使周身血逆行而乱”(《脾胃论·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 或“浊气在阳,乱于胃中,则满闭塞,大便不通”(《脾胃论·阴时加减用药法》) 等。

柒---结论

李东垣以《周易》的“宇宙起源论”为基础,结合《黄帝内经》有关“虚实”“升降”与“藏气法时”等相关内容及其师张元素有关“五脏六腑”特性的论述,把“脾胃”定位为人身这个小宇宙的“太极”或“大易之理”;“升清气”与“降浊气”的两个作用为“两仪”,其重要性有如“天地相交”,令一身脏腑经络都能受到“元气”的滋养,进而能促成人身发生四时有序的变化规律(“四象”) ,而“八卦”则喻意着人身的万事万物。

脾胃受伤,致脾胃气虚 (不足) ,则“升清气”与“降浊气”失司,造成脾胃、脏腑、经络、皮脉肉筋骨等都失去“元气”的滋养,而易于受到“邪气”所犯为病。“脾胃”致人身百病的病机可总括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从“虚实”来看,“阳气”指的是“元(精) 气” ; “阴气”是“邪气”。脏腑经络,因“元气”不足而不能各司其职,且易于感受“邪气” (可以是内生、外感或饮食而来) 而为病。从“升降”来看,“阳气”指的是“清 (精) 气”,“阴气”指的是“浊(邪) 气”,具体分为清气不升或在下 (阴) ,浊气不降或在上 (阳) 等4个方面, 可令三焦、五脏、六腑及经络等不司其职,气机混乱,人身各处失去四时应有的变化规律,继而出现各种疾病。

由上可见,《周易》的“宇宙起源论”是李东垣构建 “脾胃论”相当重要的思想来源。透过此,李东垣对脾胃在人身的定位、作用及疾病发生的机理作了精辟的论述。若能理解李东垣引用《周易》的“宇宙起源论”的意义,将能对其脾胃论及其有关脾胃病的治疗规律有更精确的认识。

文章内容来源于知网

“从《周易》宇宙起源论探析李东垣的《脾胃论》”

李凯平

更多精彩论文  

请扫二维码进入   

往期回顾

【极简学习】

第一辑:中医学者林中鹏:“中医要有合适的平台进入防疫战场”

第二辑:从“清热解毒方”谈薄氏腹针对疫病的研究历程

第三辑:五音疗疾,从湖北省博物馆镇馆宝说起的音乐疗法

第四辑:手太阴“五腧穴”名义阐微

第五辑:基于《黄帝内经》理论探讨情志与经络的关系

第六辑:中医治疗失眠的治则浅析

第七辑:过敏体质的概念、形成与调控原理

第八辑:腹针“引气归元”法治疗脑萎缩

第九辑:《内经》中风病病症名探讨

第十辑: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机探讨

第十一辑:肠脑学说及临床应用

【腹针大学】

第一期:薄氏腹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7例临床观察

第二期:腹针结合药物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18例

第三期:薄氏腹针治疗外感发热33例临床观察

第四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证型分析

第五期:薄氏腹针治疗失眠症32例临床观察

第六期:腹针治疗过敏性鼻炎体会

第七期:以腹针为主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92例临床观察

第八期:腹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第九期:腹针治疗慢性胃炎25例临床观察

第十期:腹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6例

第十一期:腹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报告

出生是一场最明确的旅行

无论您漂泊到何处

这里都是您的灵魂树洞

随缘知识付费命理学

智云堂

薄氏腹针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资料,非原创,未详说明,表示歉意。如涉及侵权行为,请告知马上删除,特此说明。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Empire CMS,phom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