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正文

说“清明节快乐”真的不合适吗?

4月5日是清明节,说清明节快乐合适吗?

清明节的相关表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说清明节快乐合适吗?

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曾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清明是可以说“清明节快乐”的,这样的说法其实已延续很长时间;相较而言,“不能说清明节快乐”,是近两年才冒出的说法。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人们对清明节的内涵了解不够深。

之所以可以说“清明节快乐”,是缘于该节日的主题内容及历史传统。因为清明节是春季最重要的节日,其主题内容十分丰富,它既将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糅合在一起,又贴合春天正处阳气上升、阴气下沉、万物复苏、生气勃勃的节气特征。

“清明节的主题不只是扫墓,更重要的是把扫墓和踏青相结合。”高巍进一步指出,清明节并不是悲伤的节日,祭奠先祖,除了表达对先人的哀思,也使后人获得了精神慰藉。而踏青郊游作为清明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为了让人们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满怀积极的生活态度。

2.不说清明黄金周

“黄金周”的“周”说明了节假日时间的长短。一般是没达到7天的节假日,不适合称作“黄金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劳动节一般称小长假。

3.碑文误用为墓志铭

清明时节,社会各界组织扫墓活动。在追忆逝者生前事迹时,常引用墓碑上的一些文字,媒体报道时常将之称为“墓志铭”。其实,碑文和墓志铭是两回事。

墓志铭,一般分志和铭两部分。志,多用散文写成,记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等;铭,则用韵文写成,内容是对死者的赞扬、哀悼等。墓志铭刻在石上,埋在墓内。在墓地上不可能看到墓志铭。

碑文是刻在墓碑上的文字,内容为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以及子孙姓名等,有时也刻有死者的生平事迹。

4.“贡品”应改为“供品”

例:每年的清明节,人们在祭祀扫墓时会带些贡品。

“贡品”是古代臣民或属国献给帝王的物品。

“供品”通常指供奉神佛、祖宗的物品。

5.缅怀先烈还是怀缅先烈?

缅怀和怀缅都能用,但缅怀更常用。

6.清明节起源时间表述错误

案例: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近2500多年的历史。

“近2500多年”表达不明确,应改为“2500多年”或“二千五百多年”。近和余不能连用。

7.“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句中的“清明”不是特指“清明节”

中南民族大学罗漫教授曾在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刊文指出,在大众传播中,《清明》一直被理解为专门歌咏“清明节”的诗作。实际上,“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句中的“清明时节”的范围是一段时间而非特指清明节当天。

杜甫《春夜喜雨》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和《江南逢李龟年》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两诗的“时节”,均非特指某天某夜。

8.“清明节”不要误写为“青明节”

9.规范表述清明祭奠祖先活动

此前,某县发布的《平安“清明”同心抗“疫”——致全县广大居民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缅怀先人,重于心不拘于形,可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追思。”

“可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追思。”表述存在歧义。

来源 | 传播茶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