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正文

什么是“干支记历法”?

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谈清楚的,谈起来也很枯燥。为了增加一点感性认识,在切入正题前,我们先从几个历史事件的纪年说起。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甲午,故称为“中日甲午战争”。

1911年10月,孙中山发动了武昌起义,他领导的革命军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推翻了帝制。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1944年3月,郭沫若在重庆发表《甲申三百年祭》,揭示了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在鼎盛之际迅速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该文引起毛泽东的高度关注和评价,印发全党作为延安整风文件。1944年按传统的干支纪年方法是甲申年,300年前的甲申年是1644年,是明朝灭亡之年,也是李自成农民战争取得胜利又迅速失败的一年——《甲申三百年祭》,应解读为“再祭三百年前之甲申”。

上述历史事件中的“甲午”“辛亥”“甲申”就是采用的“干支记历法”,即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表示年份。干支记历法又称“甲子记历法”。

“干、支”,又称“天干、地支”,是我国古代用以记录时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

“干”指十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支”指二十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以天为阳,以地为阴,因此也就自然以十干配天,十二支配地,而称之为“天干地支”了。

由此引申开去,“天干”象征树干,“地支”象征枝条。因为《白虎通》有言“甲乙者幹也,子丑者枝也。“干支的命名本自‘幹枝’,即以树木枝干纵横扶疏的状态来形容十干和十二支的相配。后来省作‘干支’,逐渐被视为抽象的名称,而带上了神秘的色彩。”(徐莉莉《漫话“干、支”》)

干支记历,在甲骨文中就有,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华祖先对人类文化宝库重大贡献之一。这种纪年以天体周而复始变化为序,反映出人类社会时序的变化和规律,具有无限延伸、不断不乱的历法特点。下面就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作一个概略叙述。

一、干支纪年

农历是用干支纪年的。天干10位、地支12位共能组成60对配偶,用以表年份的次序,其组合规则是: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依次类推至于癸亥,共60对干支组成“甲子表”,周而复始,往复循环,经久不乱,永无穷尽。2007年丁亥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农历的戊子年。

甲子表(60对干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祭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干支排列的顺序是固定的,组合成的60甲子的位置也不能颠倒,拿它代表时间单位,就可以知道先后次序。

干支纪年的好处:一是依顺序不间断地纪年。一个甲子完了,可以再接一个甲子(如“甲申三百年祭”,300年是五个甲子的总年数),使互不连属的年号纪年成一个整体,不像帝王纪年要依在位时间的长短、改元的频次而划分割裂开来。二是干支纪年可以上推(逆推),从而知道上古年代的干支。一般历史年表所列西汉以前的干支,都是以后逆推的。

60甲子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了,但东汉以前只用以纪日,建武30年(公元54年)以后,始以纪年。现在,这种纪年法除了用于农历外,在中国历史学中也被广泛使用,特别是近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年代,如甲午战争、庚子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用干支纪年来表示。

二、纪月的特定词语

古人“月”的概念只与月亮的圆缺连在一起,因此,对月亮的圆缺晦明与时间的推移关系十分重视,并赋以一些专门的名词表示纪月的常用序数。

1.朔—农历的每月初一。

这是个完全看不见月亮的时刻。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古人认为是日月相会,也叫作合朔。古人很重视朔,当时的国君每月初一(朔)要到庙里设祭,叫作“告朔”。因为朔日定错了,时序就乱了。史官记事,遇事件发生在朔日,必须写明。《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十月开头交初一,这个初一是辛卯,上天出现这日蚀。)据考证,这是记述周幽王六年(公元前766年)十月初一发生的日蚀。

2.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因这天晚上无月光,故名晦。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晦:夜晚。朔:黎明。从晦到朔只有一天,朝生暮死的菌不知什么是黑夜和黎明,言其生长期很短。姚鼐《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3.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望是满月之时。为何称“望”?这时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亮的中间,由于太阳和月亮此升彼落,一东一西,遥遥相望,故名。张溥《五人墓碑记》:“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4.既望—特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即近在“望”后的日子。苏轼《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下面,我们将古代纪月的常用序数作一个归纳:月中初一称朔,完全不见月;十五称望,满月之时;近在望后之日(十六日)称既望;月末称晦,晚上无月光。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弄清古书所载事件发生的时间。

三、干支记日

干支记日就是每日用一对干支逐日记载,一个“甲子表”代表60个日序,60日以后再重复记录。假设某日为甲子日,由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60甲子周而复始。

这种记日法远在3000多年前殷商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有一块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的牛胛骨,上面刻有完整的60甲子,很可能是当时为计算日数所使用的干支表。根据考证,比较确切地知道:我国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曾发生一次日食。我国的干支记日法至迟从这年起,一直延续从未间断。

四、地支记时

一日的时间长度,我们现在是以子夜0时算起,划分为24小时。古人没有计时仪器,按天色不同分一昼夜为12个时段,称为12个时辰,用12地支来表示12时辰。12时辰与现代的时制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十二时辰表

时辰

对比时间

计时词语

例举

子时

夜11点-1点

夜半

“夜半,雪愈甚”

丑时

1-3点

鸡鸣

“鸡鸣外欲署”

寅时

3-5点

平旦

卯时

5-7点

日出

“点卯”即上班点名

辰时

7-9点

朝食

巳时

9-11点

隅中

午时

11-午后1点

日中

“日中热时便歇”

未时

1-3点

日昳

太阳西斜叫日昳

申时

3-5点

夕食(晡时)

“晡(bū)时,门坏”(晡时是吃晚饭的时段)

酉时

5-7点

日入

戌时

7-9点

黄昏

“庵庵黄昏后”

亥时

9-11点

人定

“寂寂人定初”

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没有准确的记时工具,所以就借助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表示一天的时间。在这12个计时词语中,“鸡鸣”“人定”是借助鸡半夜鸣叫和人晚上休息的特征来表示时间。“朝食”“晡时”是借助汉代以前古人一日两餐来表示时间的。其余8个是以自然特征——主要是太阳的位置来表示时间的,太阳正中时叫“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隅中”,太阳西斜叫“日昳(diè)”,又叫“日昃(z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