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正文

“七月半,鬼乱串”,又是一年中元节,这些事要注意

“7月15日”这个节日,既是弘扬孝道,又是提示报恩,更多的表达知足,还有自省、反思和忏悔。这一天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生命的信心日、生命的自信日、生命的坚韧日、生命的自食其力日。根据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大家都会在这一天对逝者表达哀思,那么这天有些什么事情要注意呢?

“七月半,鬼乱串”,又是一年中元节,这些事要注意

你知道中元节是怎么来的吗?

一般认为,中元节也即为“盂兰盆节”;其实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误解。正确来讲,七月十四祭祖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是分属于民间俗信、道教与佛教的说法,三者呈并列关系,而非一个节日的三个不同名称。自道教兴起后,“三元说”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后期正式被固定为节名,并将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这个节日是三俗合一的节日。

“中元节”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征用。佛教中的七月,原为一个佛的欢喜月,而非“鬼节”。但为何七月的盂兰盆节成为“鬼节”呢?盂兰盆,是梵文Ulambana的音译,原意为“救倒悬”,即解救在地狱受苦的鬼魂。佛经《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翻译传入中国,经中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与当时仍然存有的孝道观念暗合,后被推崇“三教同源说”的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提倡,将其定为一个民俗节日,当时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发生了变化,发展为荐亡度鬼。不知是巧合,还是道教附会佛教的盂兰盆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都设定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以至于后世以为,这两个是一个节日的两个名称。同时也由于其意义和习俗早已难以分清,两个节日的习俗开始混用。

“七月半,鬼乱串”,又是一年中元节,这些事要注意

“鬼节”祭祀仪式

①中元普渡

中元节,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

②祭祖

七月鬼节禁忌_7月14日鬼节禁忌_鬼节禁忌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因各地习俗略有差异,因此过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过节时间上也会有差别。

③烧纸

中元节日中,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尤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④焚香燃炮

7月14日鬼节禁忌_鬼节禁忌_七月鬼节禁忌

每到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七月半,鬼乱串”,又是一年中元节,这些事要注意

⑤祭祀土地

七月半,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6]

⑥祈丰收

七月半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⑦放焰口

在盂兰盆会中,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叫做“放焰口”。“焰口”就是佛教所谓地狱中的饿鬼,这项活动的目的是超度亡灵、为孤魂野鬼施食。“放焰口”在黄昏或晚上进行,活动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达次日凌晨。先由僧人诵经、做法,最后由主持用米粮、净水在四周挥洒,为鬼魂施食。

“七月半,鬼乱串”,又是一年中元节,这些事要注意

中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是为了缅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虽然这些禁忌中有些看起来带点迷信色彩,现在有些年轻人已经百无禁忌了,但是老辈人还是很看重的,但小编觉得,这些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习俗,还是有必要传承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