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正文

1,周易,算命,风水,测字,手相,属于道教学还是儒教学?

colalawang

前来围观7

2楼

第五次摇 ○ ○ ● 记录为——阳爻

第四次摇 ● ○ ● 记录为-- --阴爻

第三次摇 ● ○ ● 记录为-- --阴爻

第二次摇 ● ● ○ 记录为-- --阴爻

第一次摇 ● ● ● 记录为——X注意是老阳爻

这次算出来的本卦就是屯卦,其中第一个爻是变爻。(要想混成专业的,

就要养成个好习惯:把卦象中的阳爻叫做“九”,把卦象中的阴爻叫做“六”, 比如这个卦, 由下往上数,

最下面的就叫[初九],其次叫[六二]、[六三],再接着叫[六四]、[九五]和[上六]。其中[初九]是变爻。)

找到了本卦,算卦的工作就完成了一多半,接下来要找“变卦”.

之所以存在“变卦”是因为存在变爻,一个卦象中的变爻变了,尽管其他爻没变,但是卦象就变了,变了之后的卦象就是本卦的变卦。

仔细看刚才的例子,本卦是屯,变爻初九本来是老阳爻,要变当然变成阴爻,这样初九就变成了初六,卦象也相应变为比。

也就是说, 例子中的这次算卦, 本卦是屯卦, 变卦是比卦,变爻在初九,即屯卦最底下那一条直线。.

这样, 我们就把这一卦算了出来,

就像在字典中找到了那个想找的字一样,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了解字的意思——“解卦”了。

NO.4 闯难关:怎么解卦?

先告诉兄弟们一个坏消息: 这是最难的一关, 然后再告诉兄弟们一个好消息: 这已经是最后一关了,

即将大功告成!

丢丢硬币, 做做记录, 必然会算出个本卦, 然后查看变爻——

带叉的老阴和老阳。变爻出现的情况不同,则解卦的方法就不同。但变爻的情况无非就以下七种, 这就是整个算卦过程里唯一的难点了,

要麻烦兄弟们辛苦一下,把下面七点背下来:

1、没有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卦辞, 根据这个卦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2、一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变爻的爻辞,根据这个爻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3、二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两个变爻的爻辞,

根据这两个爻的爻词的意思来解释这一卦,但是要以上爻的爻词为主。

4、三个变爻 :在《易经》中分别查出本卦和变卦的卦辞,以本卦的卦词为主,变卦的卦词为辅,

综合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5、四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中两个没变的爻的爻词,

根据这两个爻词的意思,以下爻的爻词为主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6、五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这个本卦的变卦,然后用变卦中不变的那个爻的爻词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7、六爻皆变:在《易经》中查出这个本卦的变卦, 根据这个变卦卦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现在我们来解刚才案例里的这一卦:根据本卦“屯”的变爻,即初九这个“爻”的“爻词”来解。查《易经》,屯卦的初九爻“爻词”为“磐桓,利居贞,利建侯。”翻译成白话为“万事开头难,创业时期困难大,难免彷徨,但只要行为端正,态度执着,便可建功立业。”也就是说毕万此去晋国当官,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结果呢?《左传》里记载,毕万后来为晋献公效力,灭掉了耿、霍、魏三个小国,献公把魏赐给毕万,于是毕万成了诸侯。

OK,从起卦到解卦,算卦DIY已经大功告成,半仙之路漫漫兮而修远,兄弟们上下而求索吧。

5,中国大陆大学哪个有周易教学?

中国大陆大学哪个有周易教学?

没有吧,有个人办的术数班,大学里也未必有人能拿的住术数 比如奇门遁甲,大六壬这些,除非是研究一些周易理论知识

6,周易和易经是一本书吗?

周易和易经是一本书吗?

《周易》和《2113易经》是一本书,《周易》即5261《易经》。

《周易》又称《易4102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1653《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周易”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认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书;一种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书,英文中TheBookofChanges的译文就是取此义。

春秋时,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传》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周易”,但从当时人们运用的《周易》看,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卦爻辞。

战国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周易》和《易传》并称为《易》,如《庄子》所谓“易以道阴阳”、《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之“易”包含了《易传》。

西汉以降,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效仿先秦与汉景帝把道家黄帝与老子的著作称经的做法,也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称为“经”。《周易》和《易传》被称为《易经》,或直接称为《易》。

自此以后,《周易》、《易经》、《易》混合使用,有称《周易》,有称《易经》,有称《易》,其实含义一致,均指六十四卦及《易传》,一直沿用至今,仍然没有严格区分。有的学者为了区分《周易》经传之不同,称六十四卦及卦爻辞为《周易古经》,称注释《周易古经》的十篇著作(易传)为《周易大传》。

扩展资料

从易学发展史上看,先秦易学发展到老孔时代,形成了道家易、儒家易及术家易三支。其後秦始皇焚书,易以卜筮之书独存,然易学至此盛极而衰。三支易学的这一总趋势,到先秦以下乃由隐而显:透过淮南子,道家易的趋势明朗化;透过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儒门易的趋势明朗化;透过占断灾异之学,术数易的趋势明朗化。

《周易》的解释学传统至汉代而一大变。汉代对《易》的解释最重要的学派有三:一是以孟喜和京房为代表的象数之学,一是以费直为代表的义理学派,一是以严遵为首的黄老学派。

20世纪60年代末,台湾学者劳思光在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中,介绍了《易经》中的“宇宙秩序”观念。

20世纪80年代,《周易》开始为大陆学术界所注意,从中国哲学史研究队伍中分离出专门从事《周易》研究的学术群体,以《周易》流传本及出土《周易》竹书、帛书文本为主,相继出版和发表大量高质量专著、论文。

另一方面从逻辑学研究队伍中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学术群体,从逻辑学的角度审视和分析《周易》,相继出版和发表了一些专著和论文,并在21世纪初,将《周易》的逻辑思想作为中国逻辑史的起点,编写入国家级重点教材,由教育部研究生办公室推荐为高校研究生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