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正文

俗语“小暑大暑不算暑,处暑之后正当暑”什么意思?真有道理吗?

俗语“小暑大暑不算暑,处暑之后正当暑”什么意思?真有道理吗?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高温酷热天气。老百姓都感叹今年夏天太热,盼望着马上即将到来的立秋,希望在立秋以后温度会降下来。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小暑大暑不算暑,处暑之后正当暑。

这句民间俗语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知识,在指导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即使到了今天,这句话仍然没有过时。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俗语“小暑大暑不算暑,处暑之后正当暑”什么意思?真有道理吗?

在理解这句民间俗语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小暑、大暑和处暑节气的时间分布。一般来说小暑节气在每年的7月7号至8号左右,大暑节气在每年的7月23~24号左右。接下来的节气就是即将到来的立秋,在立秋之后才是处暑,时间是8月23号左右。

从这三个节气的分布时间跨度来讲,正好横跨了7、8两个月。而这两个月是夏天最热的一个阶段,也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三伏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云:“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讲的就是三伏天的热,简直如滚烫的汤水一样。而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俗语“小暑大暑不算暑,处暑之后正当暑”什么意思?真有道理吗?

那为什么说小暑大暑不算暑,处暑之后正当暑呢?其实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小暑大暑的时候,已经很热了,而到了处暑以后,原本应温度下降,但是到了8月底9月初,仍然有一段连续的高温天气,温度超过35度以上,跟小暑大暑相比,高温天气不遑多让。

从气象学和太阳运动的角度来看,夏天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温度逐渐上升。到了夏至时,太阳处于北回归线,地球接受最多的热量。自此以后,虽然太阳不断南移,但地球接受的热量比散发出去的热量要多,所以,热量仍然在持续积累。到了小暑大暑的时候,正是传统的三伏天,气温会持续升高,达到顶峰。

俗语“小暑大暑不算暑,处暑之后正当暑”什么意思?真有道理吗?

在立秋以后,太阳继续南移,热量的吸收和散发在缓慢转变。但是,由于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 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所以,在8月底9月初的处暑节气里,中午温度很高,但早晚的温差逐渐增大,给人的感觉是,早晚凉快,中午燥热。

而且,由于这种早晚和中午的温差,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有时候体感温度甚至比小暑大暑的时候更热。因为,在小暑大暑节气,从早到晚,温度一直很高,温差不明显,人的体感温度只有燥热一种感觉。但是处暑时,早晚凉快就显得中午阳光太热。

俗语“小暑大暑不算暑,处暑之后正当暑”什么意思?真有道理吗?

当然,处暑节气时的秋老虎,本身温度就很高,达到或超过35度也是常有的事情。另外,秋天天气晴朗,空气中的水分较少,气候干燥异常,人体很多与干燥有关的疾病很容易爆发。从中医的角度讲叫做秋燥,皮肤干燥、眼干裂、舌红少津,令人心浮气躁,很不舒服。

总之,从小暑到处暑这一阶段,横跨七八两月,是夏天最热的一个阶段。因为夏天热量在持续积累,即使立秋以后已经过了最热的阶段,但地球地表所吸收的热量,仍然在持续不断的向外散发,导致一直到处暑以后,温度一直居高不下,人体体感温度酷热难当。所以,才有小暑大暑不算暑,处暑之后正当暑这个说法。

俗语“小暑大暑不算暑,处暑之后正当暑”什么意思?真有道理吗?

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听过这样的民间俗语吗?您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欢迎在下面留言,分享您的观点。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