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正文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阴阳五行说来解释灾害的发生

导语

自古以来,旱灾都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百姓在与干旱抗争的过程中,逐步在思想上将天和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直到汉代,包括阴阳五行说和灾害天谴说在内的“天人感应”灾害观最终形成,并得以延续。

北宋王朝在前代的基础上对此加以继承,此时期天人感应灾害观,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和挑战,但并不影响主流灾害观的历史地位。

阴阳五行说_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_阴阳八卦五行

阴阳太极图

科学技术的落后,自然灾害虽时常发生,那个时代的人民以神怪之力来解析灾害

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一旦遇到旱灾等自然灾害,百姓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在大灾面前威胁到生命财产安全。人们无力改变这一现状,再加上普遍对自然缺乏客观的了解,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上天用其神秘的力量给人类带来灾祸。

正如王子平所说:“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自然灾害虽时常发生,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民无法客观、科学的解释这种现象,因此迷信和猜测便应运而生。以神怪之力来解析灾害是古人便利而惯用的方法”。

阴阳八卦五行_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_阴阳五行说

古人的神怪之力说

如此一来,天和人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种思想的形成可追溯到数千年前,并一直盛行不衰。两汉时期,在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成熟的阴阳五行说和灾害天谴说,“前者创设了人事和灾害之间的感应机制,后者则将灾害看作是天对君主不妥做法,而采取的有目的性的警告,这使中国古代主流的灾害观得以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阴、阳又被看作为支配一切、催动万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力量

阴阳和五行最初是被分割开来的,他们的产生有各自不同的民族地理和地域背景。二者之间的关系,历经了独立状态到融合的过程。所谓阴、阳,侯外庐在其著作中解释道:“阴为云覆日,阳为日出,由此阴、阳便可被看作任何相反或相对的事象。

阴阳八卦五行_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_阴阳五行说

阴阳关系图

传统意义上讲,天代表阳,地代表阴。随着时间的推移,阴、阳又被看作为支配一切、催动万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力量”。而五行的起源时间较早,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经占卜星象家的利用得以产生。战国时代,阴阳家邹衍将阴阳学和五行说加以融合,从而开创了阴阳五行说的思想流派。

到了两汉时期,阴阳五行说更加受人欢迎。汉代人的思想的骨干,便是阴阳五行。不管在政治上,在宗教上,在学术上,没有不用此种方法的。西汉早期虽然出现了很多有名的阴阳五行家,但真正把阴阳五行说推向顶峰的是董仲舒。

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_阴阳八卦五行_阴阳五行说

阴阳家-邹衍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阴阳五行说来解释灾害的发生

武帝之时,为适应时代需要、巩固自身统治,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派自孔子开创以来,第一次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扶持。但此时的儒学并不等同于孔子时代的儒学,为更加容易被统治者接受,董仲舒等汉儒对儒学作出了一些改变。

《汉书五行志》云:“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一反儒家不语怪力乱神的惯例,对阴阳五行说加以利用,与传统儒学进行糅合,使之蒙上了一层神秘主义的色彩,以致于汉儒都用阴阳五行说来解释灾害的发生。

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_阴阳八卦五行_阴阳五行说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将雨雹的成因归结为阴气暴上,在他看来,雨雹并不是正常的自然现象,而是阴阳失调造成的,若太平之世,则风不鸣条。不仅如此,阴阳失调还会产生风发屋,雹杀驴马的情况,即所有的自然灾害都是阴阳失调的结果。

在以董仲舒为代表人物的汉儒的努力下,加之统治者的认同和支持,披着儒学外衣的阴阳五行说在两汉乃至后世都影响深远,经久不衰。

阴阳八卦五行_阴阳五行说_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

董仲舒简介

灾害论中的天人相关思想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前者称为感应论,后者称为天谴论

灾害论是把自然现象和人事相结合而发迹的,它的前提是天人相关的思想。根据陈侃理的见解,灾害论中的天人相关思想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方的变化会引起或预示另一方的类似变化。另一种天人相关思想,把天视为有人格的神,会以一定的标准观察和评价人事,并有针对地表达自己的意志,进而影响人事。

前者称为感应论,后者称为天谴论。感应论和天谴论对天的设定有根本的区别。前者的天是自然之天,后者的天则是人格化了的道德之天。换言之,灾害天谴说是天人感应论的社会表现。

阴阳五行说_阴阳八卦五行_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

董仲舒-儒学的神学化

在董仲舒看来,国家之失是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旦君主有过失,上天就会降下灾害予以警示和惩罚,如果过失仍然没有被改变,则见怪异以惊骇之,若连此都不能使之改变,更大的灾祸就会到来。

总结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足见天意之仁。在君主专制的古代王朝,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君主的行为,抑制君主的权力,但这种约束和抑制是有前提的,即所谓的天命论。

阴阳五行说_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_阴阳八卦五行

董仲舒石像

汉武帝曾问及“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的问题,董仲舒提到自己在阅读《春秋》的时候,思考着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发现上天是非常值得敬畏的。

君主如果有一些失当行为,上天最初会降下自然灾害进行警告,如果君主不能够自省,紧接着会降下怪异之事继续谴责,如若还是不知悔改,更大的惩罚便会来临。由此可见上天的仁爱之心,惩罚的目的只是希望君主改正错误。

阴阳八卦五行_阴阳五行说_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

古籍《春秋

只要非大亡道之世者,上天并不会轻易的改换天命,而是会尽力扶持而全安之。正是这种较为柔和的天命论肯定了君权的不可动摇性,才使灾害天谴说更容易被统治者接受,最终在后来的历朝历代都奉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