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正文

历史知识干支纪年法

11干支纪年法一、干支的构成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01112古人把十天干、十二地支依次排列组合,成为六十个不同的单位。具体来说,把天干的第一个“甲”和地支的第一个“子”配合,就成了“甲子”;天干的第二个“乙”和地支的第二个“丑”配合,就成了“乙丑”;天干的第三个“丙”和地支的第三个“寅”配合,就成了“丙寅”„„天干的第十个“癸”和地支的第十个“酉”,就成了“癸酉”。至此,十个天干已经轮完了一遍,而地支却留有“戌”和“亥”,这时,天干便由“甲”开始继续与地支留下来的两个相配合,组成“甲戌”和“乙亥”。十二地支第一轮至此也用完,而天干却剩下来从“丙”到“癸”八个,这时天干仍由“丙”继续下去,而地支则由“子”重新开始配合,如此不断,直至“癸亥”,十天支和十二地支刚好同事配完。六十为一次循环,第六十个单位之后,又轮到第一个单位,周而复始。因“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故称这个排列为六十甲子。其中干支名称参差错综,故又称花甲子,后谓年满六十为花甲即由此而来。表一:六十干支、五行、属相对照表:天干顺序的单数(奇数)配地支顺序的单数,天干顺序的双数(偶数)配地支的双数,则成为甲子、乙丑、丙寅等,永远不会出现甲丑、乙寅,丙卯等天干单数与地址双数搭配的情况。

二、干支的起源干支的起源及它的数字为什么分别是“十”和“十二”长期以来一直是学者们力图解开的谜。有些学者试图从上古时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渗透来探索干支的起源。中国古代有以十二辰记月的做法,即以北极为中心,把天穹的大周圆等分为十二个区域。这种做法与古巴比伦人为观察太阳一年的运行路线而把星空划分为十二个区域(称为“黄道十二宫”)的做法相似。由此推测中国古代十二支是受巴比伦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其传入中国的途径,很可能是受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但是这种解释由于依据不足,未能为学术界所接受。一些学者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寻找线索,认为十干和十二支分别是古人对太阳和月亮运行周期的描绘。十干的产生与“十个太阳”的传说有关。《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述了帝俊(即帝喾,五帝之一)的妻子羲和生了十个太阳的故事:“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住在一棵大树上,“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太阳轮流值班)。古人想象天上有十个太阳轮流出没,它们值日一周就是十天,称为一旬。“旬”的意思是“循”,即循环往复,以此为阶段来纪日。

干支纪年法是阴历还是阳历_干支纪年法是谁发明的_什么是干支纪年法

为区别起见,分别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命名之,是为十干。选择“十”为一旬之数,与十进制密切相关。马克思《数学手稿》摘录了一段鲍波的《从古代到最新时代的数学史》中的话:“最古老的民族„„已经按十数数了,他们通过两只手的手指就一定会想到这一点。”上古的人们计算太阳出没的周期就自然采用了“十”这个数字。同样,十二支是用来描绘月亮运行周期的。月亮每月的盈虚变化,使人们把它看成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也就想象每月初二、初三出来的月牙是另一个新的月亮。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正反映了这种看法。并且月亮也像太阳一样轮流值宿,阴历一年又十二个朔望月,正是天上的十二个月亮轮流值宿的一个周期。这种认识也在神话中表现出来。《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说:“大荒之中,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常羲”与民间传说中的月亮女神“嫦娥”古音相同,看来正是这位生了十二个月亮的“常羲”演变为后来的“嫦娥”。由此,“十二”也就成为另一种进位法来计算时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十二地支也就产生了。三、干支的作用(一)纪年干支纪年始于何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世本•作篇》说:“大挠作甲子。”据宋衷注,大挠是黄帝的史官,所以《作篇》认为干支纪年始于黄帝时代。现代学术界大都不相信黄帝、大挠是实有人物,《世本》的记载一般认为不足为信。有人认为,秦汉以前,只用干支纪日,不用干支纪年,“汉末黄巾起义首倡„岁在甲子‟,文人多舍年号而用干支,风气所至,影响到某些史书的纪事”。黄巾起义“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封建史官将其载入史册,肯定对于干支纪年的推广有影响,但说它是“首倡”,未免失之过晚。另有人认为,汉以前不以甲子名岁,并引刘恕《通鉴外纪序》,说干支纪年始自王莽。王莽下书言始建国五年,“岁在寿星,仓龙癸酉”。又云:“天凤七年,岁在大梁,仓龙庚辰;厥明年,岁在实沈,仓龙辛巳。”《隋书•律历志》记王莽铜权铭说:“岁在大梁,龙集戊辰”;又说“龙在己巳,岁在实沈”。这种看法亦失之偏颇。还有人认为,甲子纪年方法的最早记载于《淮南子•天文训》。东汉顺帝元年(公元85、李梵等制定《四分历》后,它得到进一步推广。这种观点曾一度流行,但目前已受到新发现的史实的否定。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干支纪年法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据《隋书•律志历》引《竹书纪年》:“尧元年景子。

”《竹书纪年》是战国中叶魏国人编的史书。书中原文是:“尧元年丙子”,因为唐高祖的父亲名昞,凡昞音的字皆改为景,以此避讳。这是战国时已有干支纪年的证据。不过由于《竹书纪年》久已失散,这条证据曾受到学者的怀疑。而近期出土的文物,消除了这种怀疑。古时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与十二月份相配合,名为“月建”。因古人认为“气始于冬至”,故夏历以冬至所在的月,即十一月为子月,按顺序下推,则十二月为丑月,正月为寅月……以“月建”的地支配以天干,则成此月的干支。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指各月,都是旧历(阴历)的太阴历,然所纪的虽在太阴月上,实际上还是太阳月,因为不记闰月(闰月分属前后两个月的月建),即节气月。汉简中已有月建,但有支无干。以相配为月建之名,始见于后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那一年“正月小,建庚寅”。干支纪月办法,应掌握其以下规律:正月甲庚古代有“五虎建元”歌,对人们掌握干支纪月规律颇有帮助。丙辛便起庚寅始,丁卯壬寅亦顺寻,戊癸甲寅定时侯,五门得合是元音。”正月是寅月不变,甲年、己年正月必是丙寅,乙年、庚年正月必是戊寅……五年一周,周而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等分,每一等分为一个时辰。

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分别表示之,后来又把每一时辰划分为“初”、“正”两段。十二个时辰中,每一“初”、“正”又分为“初刻”、“一刻”、“二刻”、“三刻”等四个时段。干支纪时法始自汉武帝太初改历即公元前104年之后。古人说“时”、“时辰”,都是指现在两小时,不能理解为现在的一个小时。如唐王维诗:“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是说猿声日夜不断;宋黄庭坚《思亲汝州作》有“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句,是说每时每刻都想念双亲。这里的“十二时”,也是指现在一昼夜的二十四小时,表示整日整夜、每时每刻之意。十二时有时也称为“二六时”。二六一十二,即十二时。鲁迅《华盖集•杂感》:“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人类等等,——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己时者有望。”严格说来,把一昼夜分为24 小时,是清朝初年西方文化传入的结果。这种传入,是历 史发展的必然。同时,从中国传统的十二时计时法和西方的24 小时计时法来看,也有恰当 的对应关系。正因为如此,两者才能融合为一。 在许多先秦的史籍中,可以看到夏朝的许多帝王都是以十干命名的,像孔甲、胤甲、 履癸(即夏桀)等。而商朝的三十一个帝王均以十干取名。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夏商时 代的王室和贵族阶级崇拜太阳神,自视为太阳神的后裔。如前所述,当时人们认为十个太阳 (从甲至癸)轮流值日。这种崇拜太阳神的习俗被引进了帝王的命名。王出生的这一天被视 为十天中在这一天值日的太阳降临人间。如果是在甲日生的就取以甲名,乙日生的取以乙名。 但如果又有一个在甲日生的王出世,就认为这是太阳甲再次光临人间。为了加以区别,就在 前面加上“大(太)”、“中(仲)”、“小”等字样。夏商以后,随着人口繁衍,文化发达,取 名也开始复杂起来了,以“十干”命名的习俗逐渐消失。 帝王以干支命名,如果不了解其由来,往往使人误认为是干支纪年的一种表现形式。但 是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应当懂得,它与干支纪年法并无必然联系。实际上,当其一旦具有 纪年的含义及作用时,它所属的只是帝王纪年法。 表二:十二时辰与今二十四小时对照